有耻且格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人有知耻之心,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。
出处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为政》:“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
例子天下有重典而不为酷者,惩一儆百,辟以止辟是也;有最轻之典而人莫敢犯者,有耻且格是也。清·魏源《军储篇一》
基础信息
拼音yǒu chǐ qiě gé
注音一ㄡˇ ㄔˇ ㄑ一ㄝˇ ㄍㄜˊ
繁体有恥且格
感情有耻且格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无妄之灾(意思解释)
- 高屋建瓴(意思解释)
- 价值连城(意思解释)
- 首身分离(意思解释)
- 心灰意冷(意思解释)
- 说一不二(意思解释)
- 奇才异能(意思解释)
- 流离转徙(意思解释)
- 极重不反(意思解释)
- 惹事生非(意思解释)
- 藏形匿影(意思解释)
- 大张旗鼓(意思解释)
- 千丝万缕(意思解释)
- 分路扬镳(意思解释)
- 吴头楚尾(意思解释)
- 漫不经心(意思解释)
- 钿合金钗(意思解释)
- 风情月意(意思解释)
- 法不阿贵(意思解释)
- 材雄德茂(意思解释)
- 超然绝俗(意思解释)
- 鸡口牛后(意思解释)
- 前赴后继(意思解释)
- 如火如荼(意思解释)
- 鞭辟入里(意思解释)
- 有志竟成(意思解释)
- 冒失鬼(意思解释)
- 沉鱼落雁(意思解释)
※ 有耻且格的意思解释、有耻且格是什么意思由西瓜词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度日如岁 | 同“度日如年”。 |
嘴里牙多 | 谑语,指会说话 |
革风易俗 | 改变风气和习俗。 |
不可胜举 | 无法一一列举。形容数量、种类很多。 |
斩草除根 | 斩:砍断;斩草:割草;除:去掉。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。比喻除去祸根;不留后患。 |
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| 困:贫乏。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;教学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。 |
默不做声 | 默:沉默。沉默不说一句话 |
普天同庆 | 普:普遍;天:天下;庆:庆贺。普天下共同庆祝。 |
臭名远扬 | 名:名声;臭名:坏名声;扬:传播。坏名声传得很远。也作“丑声远播”。 |
正身明法 | 端正自身,严明法纪。 |
大包大揽 | 把事情、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。 |
言而无信 | 信:信用。说话不算数;没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时易世变 | 时代变迁,世事也不一样。 |
极重不反 | 同“极重难返”。 |
万马奔腾 |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。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。奔腾:跳跃着奔跑。 |
困而不学 | 困:困惑,不明白。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。 |
行不顾言 | 顾言:顾及自己所说的话。为人处事不守信用。 |
偶一为之 | 偶:偶尔;偶然;为:做;干;之:代词;代某件事。偶尔做一回。 |
春冰虎尾 | 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 |
饱食暖衣 | 吃的饱;穿的暖;生活富足;无忧无虑。 |
本末倒置 | 本:树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树梢;比喻事物的枝节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。 |
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;御:抵御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一致对外。 |
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 | 谚语。比喻只要有决心,肯下功夫,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龙驭上宾 |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战战业业 | 戒慎畏惧貌。 |
天下第一 |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。 |
忙不择价 |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。 |
短寿促命 | 短命早死,要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