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缄其口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嘴上贴了三次封条。形容言语非常谨慎;或不开口。缄:封;闭。
出处汉 刘向《说苍 敬慎》:“孔子之周,观于太庙,右陛之侧,有金人焉,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。’”
例子危行言逊,祸免生肘;金人示诫,三缄其口。(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十三回)
基础信息
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
注音ㄙㄢ ㄐ一ㄢ ㄑ一ˊ ㄎㄡˇ
繁体三緘其口
正音“缄”,不能读作“xián”。
感情三缄其口是中性词。
用法动宾式;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对事保密程度。
辨形“缄”,不能写作“钳”。
近义词守口如瓶、缄口不言、默不做声
反义词口若悬河、夸夸其谈
英语speak with caution(absolute refusal to talk with one's mouth sealed more than once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炉火纯青(意思解释)
- 期颐之寿(意思解释)
- 斗鸡走狗(意思解释)
- 劳燕分飞(意思解释)
- 多才多艺(意思解释)
- 长江后浪推前浪(意思解释)
- 安于现状(意思解释)
- 仁义道德(意思解释)
-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(意思解释)
- 因噎废食(意思解释)
- 万马奔腾(意思解释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释)
- 鬼头鬼脑(意思解释)
- 异途同归(意思解释)
- 作壁上观(意思解释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释)
- 文山会海(意思解释)
- 珠还合浦(意思解释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释)
- 短寿促命(意思解释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释)
- 念兹在兹(意思解释)
- 迷离惝恍(意思解释)
- 唯利是图(意思解释)
- 足不出门(意思解释)
- 阴阳怪气(意思解释)
- 亡魂失魄(意思解释)
- 发人深思(意思解释)
※ 三缄其口的意思解释、三缄其口是什么意思由西瓜词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大名鼎鼎 | 鼎鼎:声威盛大的样子。 |
大包大揽 | 把事情、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。 |
敏而好学 | 敏:聪明。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。 |
屈指一算 | 屈:弯曲。扳着指头一算。 |
春山如笑 |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。 |
十羊九牧 |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赋税剥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无所适从。 |
一场空 |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。 |
鸿儒硕学 | 鸿儒:大儒;硕学:有很多学问的人。泛指学识渊博、造诣很深的学者。 |
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;御:抵御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一致对外。 |
拔苗助长 |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,急于求成,反而坏事。 |
平心而论 | 论:说。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;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。 |
女生外向 | 向:朝着,引申为偏爱。女子成人总要结婚。指女子心向丈夫家。 |
满园春色 |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。 |
恐后争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进。 |
手不释书 | 犹手不释卷。 |
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专一,反复无常。 |
气味相投 | 气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来。指人思想作风相同;彼此很合得来。 |
雅俗共赏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 |
赤胆忠心 | 赤:赤诚、真诚;忠:忠诚。形容很忠诚;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。也作“忠心赤胆”。 |
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| 鸳鸯:鸟名,比喻夫妻。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,乱点鸳鸯,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。比喻胡乱指挥。 |
单刀直入 | 单刀:短柄长刀;直:径直;入:刺入。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。原意是认准目标;勇猛向前。后比喻说话、办事直截了当;不绕弯子。 |
改恶向善 | 指不再做恶,重新做好人。 |
东道主 |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。 |
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黄色。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。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。 |
豁然开朗 | 豁然:开阔敞亮的样子;开朗:地方开阔;光线充足、明亮。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。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;心情十分舒畅。 |
五花八门 |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。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。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。 |
他山之石 | 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、错误的外力。 |
忠果正直 | 忠诚果断,持正刚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