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耳下首的成语故事


垂耳下首

拼音chuí ěr xià shǒu

基本解释犹俯首帖耳,形容驯服听命。

出处宋·陈亮《酌古论·李愬》:“故虽驱而用之,而垂耳下首,卒不敢动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垂耳下首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垂耳下首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音信杳无 明·吾邱瑞《运甓记·剪发延宾》:“盼前程音信杳无。”
乐道安命 南朝·宋·鲍照《园葵赋》:“荡然任心,乐道安命。”
僧多粥少 王朔《浮出海面》:“国家有困难,僧多粥少,为国分忧嘛。”
有约在先 元·无名氏《举案齐眉》第一折:“老夫人,这事本已有约在先,况兼孩儿又执意定要嫁她,也是他的缘分了。”
天涯海角 唐 吕岩《绝句》:“天涯海角人求我,行到天涯不见人。”
凤毛麟角 明 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 文》:“康对山之文,天下慕向之,如凤毛麟角。”
出头露面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孙二娘从小出头露面,况是过来人,惯家儿,也不害什么羞耻。”
指天誓日 唐 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指天日涕泣,誓生死不相背负,其若可信。”
识字知书 清·李渔《奈何天·虑婚》:“莫说别个,就是阙忠辈呵,一般也貌昂藏,识字知书,怎奈这命低微,执镫随鞭。”
结驷连骑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子贡相卫,而结驷连骑,排藜藿入穷阎,过谢原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