闭关锁国的成语故事


闭关锁国

拼音bì guān suǒ guó

基本解释闭;关闭;关:关口;锁:封锁。封锁关口;关闭国境。指封锁国境;不与外国通商往来。

出处《周易 复》:“复,先王以至日闭关,商旅不行,后不省方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闭关锁国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闭关锁国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夸大其词 《宋史 王祖道传》:“蔡京开边,祖道欲乘时徼富贵,诱王江酋、杨晟免等使纳士,夸大其辞。”
章甫荐履 《文选 贾谊<吊屈原文>》:“章甫荐履,渐不可久兮。”
余波未平
活蹦乱跳 曹禺《日出》第四幕:“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。”
笃近举远 唐·韩愈《原人》:“故圣人一视而同仁,笃近而举远。”
扬幡擂鼓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8回:“如今是扬幡擂鼓,弄至大家都知道了,都看见了。”
必由之路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仁,人心也;义,人路也。”宋 朱熹注:“义者行事之宜,谓认路,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,而不可须臾舍矣。”
土木形骸 《晋书 嵇康传》:“身长七尺八寸,美词气,有风仪,而土木形骸,不自藻饰。”
通都大邑 唐 韩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强之间,而不知为备。”
大失所望 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记》:“秦人大失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