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


朝三暮四

拼音zhāo sān mù sì

基本解释原比喻使用诈术;进行欺骗。后比喻经常变卦;反复无常。

出处庄周《庄子 齐物论》:“狙公赋芧,曰:‘朝三而暮四。’众狙皆怒。曰:‘然则朝四而暮三。’众狙皆悦。”


朝三暮四的典故

战国时代,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,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。日子一久,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。

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。几年之后,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,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,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,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:“从今天开始,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粟子,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,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?”

猴子们听了,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?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,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,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。

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,连忙改口说:“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,晚上再给你们三颗,这样该可以了吧?”

猴子们听了,以为早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,跟以前一样,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朝三暮四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肝髓流野 《旧唐书·萧瑀传》:“上奔播六年,中原之人,与贼肝髓流野,得复宗庙,遗老残民闻舆马音,流涕相欢。”
离世遁上 《韩非子·八说》:“为故人行私,谓之‘不弃’;以公财分施,谓之‘仁人’;轻禄重身,谓之‘君子’;枉法曲亲,谓之‘有行’;弃官宠交,谓之‘有侠’;离世遁上,谓之‘高傲’;交争逆令,谓之‘刚材’。”
轻而易举 《诗经 大雅 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,德輶如毛,民鲜克举之。”宋 朱熹注:“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,然人莫能举也。”
穷年累世 《荀子 荣辱》:“然而穷年累世,不知不足,是人之情也。”
犬马恋主 三国·魏·曹植《上责躬应诏诗表》:“踊跃之怀,瞻望反侧,不胜犬马恋主之情。”南朝·宋·鲍照《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》诗:“狐涂怀窟志,犬马恋主情。”
旦夕之间 汉·无名氏《焦仲卿妻》:“蒲苇一时纫,便作旦夕间。”
不僧不俗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倘一时没眼色,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,岂不误了终身?”
天之骄子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匈奴传上》:“南有大汉,北有强胡。胡者,天之骄子也。”
不攻自破 唐 顾德章《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》:“是有都立庙之言,不攻而自破矣。”
酒能乱性 清·无名氏《说呼全传》第16回:“酒能乱性,色是败真。财乃致命,气动杀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