售胝足之药的成语故事

拼音shòu zhī zú zhī yào
基本解释胝:手掌或脚掌上的老茧。指卖狗皮膏药骗人。
出处《厅史》:“昔人有以胝足之药售于市者,辄揭扁于门曰:‘供御。’”
售胝足之药的典故
从前有人在市场上卖治脚茧药,在门上挂“供御”的招牌,人们讥笑他不诚实。皇帝知道后,派人传唤他,并把他投入监狱。他遇大赦而回家,就又重操旧业,在招牌上面增加“曾经宣唤”4字,以此来招徕顾客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售胝足之药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定时炸弹 | 邓小平《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》:“他们是一股有野心的政治势力,不可小看,如果不在整党中解决,就会留下祸根,成为定时炸弹。” |
失败是成功之母 | 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经验对于干部是必需的,失败是成功之母。” |
正身明法 | 《晋书 元帝纪》:“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,正身明法,抑齐豪强,存恤孤独,隐实户口,劝课农桑。” |
谦受益,满招损 | 明·沈采《千金记·延访》:“谦受益,满招损。” |
源源不断 | 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见之,故源源而来。” |
倒悬之危 | 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,行仁政,民之悦之,如解倒悬也。 |
铁面无私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5回:“我想必得你去作个‘监社御史’,铁面无私才好。” |
通都大邑 | 唐 韩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强之间,而不知为备。” |
因噎废食 | 汉 刘向《说苑》:“一噎之故,绝谷不食。” |
神采奕奕 | 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 玩具》:“细视良久,则笔意透出绢外,神采奕奕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