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削月朘的成语故事


日削月朘

拼音rì xuē yuè juān

基本解释朘:缩小,减少。日日削减,月月缩小。形容逐渐缩小。也指时时受到搜刮。

出处东汉 班固《汉书 董仲舒传》:“民日削月朘,寖以大穷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日削月朘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日削月朘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草木知威 《新唐书 张万福传》:“朕谓江淮木草亦知尔威名。”
怪诞不经 明 凌濛初《<二刻拍案惊奇>原序》:“有如《西游》一记,怪诞不经,读者皆知其谬。”
梦幻泡影 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应化非真分》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、幻、泡、影,如露,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
盲人说象 元 黄溍《书袁通甫诗后》:“吾侪碌碌,从俗浮沉,与先生相去远甚,而欲强加评品,正如盲人说象。”
余波未平
慌里慌张 老舍《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》:“因为伯龙就是那么个一天到晚慌里慌张的人,这个脚朝天的图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。”
擦肩而过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2回:“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。”
咄咄逼人 晋 卫铄《与释某书》:“卫有一弟子王逸少,甚能学卫真书,咄咄逼人。”
进道若退 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进道若退。”
敲诈勒索 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,为非作歹,敲诈勒索,无恶不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