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马于唐市的成语故事


求马于唐市

拼音qiú mǎ yú táng shì

基本解释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。比喻求非所求,必无所获。同“求马于唐肆”。

出处苏曼殊《与刘半农书》:“(达吐,)西域术语,或神秘之名,即查泰西字书,不啻求马于唐市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求马于唐市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求马于唐市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草偃风从
举世混浊 战国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世混浊而不分兮。”
弦外之响 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四二:“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,惜不于意境上用力,故觉无言外之味,弦外之响。”
前瞻后顾 清·梁章钜《归田琐记·七十致仕》:“死期将至,尚留金紫之班,而必至日暮途远,夜行不休,前瞻后顾,无所栖归,不亦太可怜乎!”
哀而不伤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关雎》,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’”
年少无知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二卷:“口尚乳臭,谓世人年少无知;三折其肱,谓医士老成谙练。”
自食其果 茅盾《〈呼兰河传〉序》:“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,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。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 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。”
罄竹难书 《旧唐书 李密传》:“磬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。”
不置可否 宋 汪藻《浮溪集》:“惟恐失人主之意,于政事无所可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