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口逆耳的成语故事


苦口逆耳

拼音kǔ kǒu nì ěr

基本解释苦口:药吃起来特别苦。逆耳: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。形容真诚的规劝。

出处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忠言逆耳利于行,毒药苦口利于病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苦口逆耳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苦口逆耳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序:“觉世间变幻之态,无有过于中国官场者……尝苦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处说起。”
喔咿儒睨 战国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栗斯,喔咿儒睨以事妇人乎?”
本末倒置 金 无名氏《绥德州新学记》:“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……然非知治之番,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。”
绘声绘影 清 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第五卷:“绘声绘影,字字阴森,绿人毛发,真乃笔端有鬼。”
十恶不赦 元 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四折:“这药死公公的罪名,犯在十恶不赦。”
龙争虎斗 元 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二折:“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,枉以后龙争虎斗,都是俺鸾交凤友。”
爱则加诸膝,恶则坠诸渊 西汉 戴圣《礼记 檀弓下》:“今之君子,进人若将加诸膝,退人若将坠诸渊。”
人面狗心 《晋书·苻朗载记》:“朗曰:‘吏部为谁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
念兹在兹 《尚书 大禹漠》:“帝念哉!念兹在兹,释兹在兹。名言兹在兹,允出兹在兹,惟帝念功。”
打退堂鼓 元 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二折:“左右,打散堂鼓,将马来,回私宅去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