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食周粟的成语故事

拼音bù shí zhōu sù
基本解释粟:小米,泛指粮食。原指伯夷、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。指清白守节
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伯夷列传》:“武王已平殷乱,天下宗周,而伯夷、叔齐耻之,义不食周粟,隐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之。”
不食周粟的典故
商朝末年,孤竹君的长子伯夷在父亲死后坚决不肯继承王位。后来商朝灭亡,周武王建立周朝,他也不愿出来为官,感到十分耻辱,就与弟弟叔齐决定不再吃周朝的粮食,两人隐居在首阳山,专门靠吃采山上的野果及野菜而生存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不食周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回心转意 | 元 高则诚《琵琶记》第31出:“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,且更耐看如何?” |
囊萤映雪 | 元 贾仲名《萧淑兰》第一折:“虽无汗马眠霜苦,曾受囊萤映雪劳。” |
南辕北辙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魏策》:“以广地尊名,王之动愈数,而离王愈远耳。犹至楚而北行。” |
安安静静 | 清 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45回:“只见匡胤睡在床上,安安静静,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。” |
投石问路 |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2回:“此名为‘投石问路’。下面或是有沟,或是有水,就是落在实地,再没有听不出来的。” |
一文不名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佞幸列传》:“竟不得名一钱,寄死人家。” |
神采奕奕 | 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 玩具》:“细视良久,则笔意透出绢外,神采奕奕。” |
海底捞月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7卷:“先前的两个轿夫,却又不知姓名住址,有影无踪,海中捞月,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。” |
缠绵悱恻 | 晋 潘岳《寡妇赋》:“思缠绵以瞀乱兮,心摧伤以怆恻。” |
婆婆妈妈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回:“宝玉,你忒婆婆妈妈的了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