誓死不从的成语故事


誓死不从

拼音shì sǐ bù cóng

基本解释从:服从。发誓就是死也不服从。

出处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17回:“宜之子誓死不从,而衣裳远避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誓死不从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誓死不从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将计就计 元 李文蔚《张子房圯桥进履》:“将计就计,不好则说是好。”
寸步不离 南朝 梁 任昉《述异记》:“夫妻相重,寸步不相离。”
风流才子 唐 元稹《莺莺传》:“清润潘郎玉不如,中庭蕙草雪消初。风流才子多春思,肠断萧娘一纸书。”
大树将军 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诸将军并坐论功,异常独屏树下,军中号曰‘大树将军’。”
朝令夕改 唐 元稹《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》:“有迎新送故之困,朝令夕改之烦,自非有为而为。”
成竹在胸 宋 苏轼《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》:“故画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,执笔熟视,乃见其所欲画者,急起从之,振笔直遂。”
大失所望 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记》:“秦人大失望。”
神采奕奕 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 玩具》:“细视良久,则笔意透出绢外,神采奕奕。”
一哄而起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,一哄而起。”
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清·张岱《与祁世培》:“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,缅焉呈面,公姑具眼,是妍是丑,其必有以区别之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