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渴如饥的成语故事

拼音rú kě rú jī
基本解释见“如饥如渴”。
出处三国·魏·嵇康《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》:“思我良朋,如渴如饥,愿言不获,怆矣其悲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如渴如饥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如渴如饥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纸老虎 |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94回:“犹之世俗所称纸老虎,望之若真,未尝不可欺人于一时,决不能持于久远。” |
满天星斗 | 唐 杜牧《华清宫三十韵》:“雷霆驰号令,星斗焕文章。” |
师心自是 |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见有闭门读书,师心自是,稠人广座,谬误差失者多矣。” |
悬而未决 | 孙中山《救国之急务》:“已将一切问题决定,惟有如何处置国会一层,悬而未决。” |
来去无踪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八十一回:“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,来无影,去无踪。” |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| 元·许名奎《忍经》:“尧夫解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 |
价值连城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惠文王时,得楚和氏璧。秦昭王闻之,使人遗赵王书,愿以十五城请易璧。” |
人面兽心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匈奴传赞》:“夷狄之人贪而好利,披发左衽,人面兽心。” |
视微知着 | |
三人行,必有我师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