掉书袋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掉:摆动,摇动。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。
出处《南唐书·彭利用传》:“利用对家人稚子,下逮奴隶,言必据书史,断言破句,以代常谈,俗谓之‘掉书袋’。”
例子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上册:“旗人掉书袋,有时不伦不类,王有龄倒真的好笑了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diào shū dài
注音ㄉ一ㄠˋ ㄕㄨ ㄉㄞˋ
繁体掉書袋
感情掉书袋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显示自己。
近义词掉文袋
英语fill one's writing with quotations to parade learning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品头论足(意思解释)
- 革风易俗(意思解释)
- 斩草除根(意思解释)
- 势力之交(意思解释)
- 天之骄子(意思解释)
- 云天雾地(意思解释)
- 大失所望(意思解释)
- 识字知书(意思解释)
- 春冰虎尾(意思解释)
- 心旷神怡(意思解释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释)
- 断织劝学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趣(意思解释)
- 立地书橱(意思解释)
- 知往鉴今(意思解释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释)
- 引领翘首(意思解释)
- 败德辱行(意思解释)
- 足不出门(意思解释)
- 圆凿方枘(意思解释)
- 竹篮打水一场空(意思解释)
- 赤胆忠心(意思解释)
- 浅见薄识(意思解释)
- 无所畏惧(意思解释)
- 亡魂失魄(意思解释)
- 妖魔鬼怪(意思解释)
- 甘拜下风(意思解释)
- 阿时趋俗(意思解释)
※ 掉书袋的意思解释、掉书袋是什么意思由西瓜词典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高 | 让:推辞,拒绝。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 |
好说歹说 | 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。 |
金屋藏娇 | 金屋:富丽华贵的房屋;娇:阿娇;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嫖的女儿。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。后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;也特指纳妾。 |
物尽其用 |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,都要尽量利用。指充分利用资源,一点不浪费。 |
处之泰然 | 处:处理;对待;之:代词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。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着镇定。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。也作“泰然处之”。 |
山雨欲来风满楼 |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。 |
乌合之众 | 合:聚合;众;许多人。比喻临时杂凑的、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。 |
男女授受不亲 | 授:给予;受:接受;亲:亲自接触。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、言谈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 |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|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 |
旁征博引 | 旁:广泛;征:征求;博:广博;引:引证。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、例证。 |
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 |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,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。形容一无所有,贫困到了极点。 |
连编累牍 | 牍:古代写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过多,文辞长。 |
冠绝一时 | 冠绝:遥遥领先,位居第一。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,首屈一指。 |
酒后茶余 |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。 |
目不斜视 | 眼睛不往旁边看。形容目光庄重;神情严肃。 |
一鼻子灰 |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。《红楼梦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这里,没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会他们去。” |
生拉硬扯 |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。也形容用力拉扯,勉强别人听从自己。 |
定国安邦 | 邦:国家。治理和保卫国家,使国家安定稳固。 |
东施效颦 |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;显得更美。邻里丑女(后称东施);机械地模仿;也皱起眉头;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(效:模仿;颦:皱眉头)。比喻不顾具体条件;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;结果适得其反;显得可笑。 |
龙驭上宾 |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勤学苦练 | 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 |
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 |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,都信心十足,毫不动摇。同“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”。 |
取之不尽 | 拿不尽。形容极其丰富。 |
刮目相看 | 去掉旧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足不出门 | 同“足不出户”。 |
以夷制夷 | 夷: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。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;使其相互冲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形形色色 |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;各种各样的都有。形形:原指生出这种形体;色色:原指生出这种颜色。 |
饿殍满道 | 殍:饿死的人。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。形容饥荒灾祸严重,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