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山举鼎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。
出处《秦并六国平话》卷下:“籍是时年方二十四,力敌万夫,有拔山举鼎之威。”
例子一个人被鸦片束缚住了,任你是拔山举鼎的英雄,铜浇铁铸的罗汉,只要烟瘾一发,顿时骨软精酥,连一些气力都没有。《黑籍冤魂》第一回
基础信息
拼音bá shān jǔ dǐng
注音ㄅㄚˊ ㄕㄢ ㄐㄨˇ ㄉ一ㄥˇ
繁体拔山舉鼎
感情拔山举鼎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力气大。
谜语最厉害的举重运动员
近义词拔山扛鼎
反义词软弱无力
英语herculean or great in strength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龙飞凤舞(意思解释)
- 一夕一朝(意思解释)
- 上下其手(意思解释)
- 颠沛流离(意思解释)
- 扫地出门(意思解释)
- 秋水伊人(意思解释)
- 门当户对(意思解释)
- 直截了当(意思解释)
- 用心良苦(意思解释)
- 动荡不定(意思解释)
- 名重一时(意思解释)
- 大树将军(意思解释)
- 语不惊人(意思解释)
- 绊脚石(意思解释)
- 死不开口(意思解释)
- 春去冬来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致(意思解释)
- 绿林强盗(意思解释)
- 通时合变(意思解释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释)
- 汲汲顾影(意思解释)
- 背乡离井(意思解释)
- 千真万确(意思解释)
- 驾轻就熟(意思解释)
- 雅俗共赏(意思解释)
- 诸如此类(意思解释)
- 屦及剑及(意思解释)
- 药石无效(意思解释)
※ 拔山举鼎的意思解释、拔山举鼎是什么意思由西瓜词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天经地义 | 经:道;原则;义:正理。绝对正确;不能改变的道理。比喻理所当然;不可置疑。 |
难言之隐 | 言:说;隐:隐衷;隐情;藏在内心深处的事。难以说出口的隐衷。 |
忧喜交集 | |
有胆有识 |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。 |
挥霍无度 | 任意花钱没有节制。挥霍;亦作“挥攉”。摇手称挥;反手称攉。引申为任意花钱。度:限度。 |
来踪去迹 | 踪、迹:脚印。来去的踪迹;指人、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快心满志 | 见“快心遂意”。 |
火烛银花 | 犹火树银花。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。 |
信以为真 | 把假的当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死不开口 | 至死也不说话。指缄口不言 |
珠玉之论 | 形容精辟的言论,卓越的见解。 |
珍楼宝屋 | 珍奇的楼阁,华丽的房屋。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 |
安身立命 | 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着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韩信将兵,多多益善 | 将:统率,指挥。比喻越多越好。 |
胡支扯叶 | 见“胡枝扯叶”。 |
空腹高心 |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无真才实学。 |
当头棒喝 |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月儿弯弯照九州,几家欢乐几家愁 | 九州:指全中国。月亮普照全中国,而人间苦乐不同,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,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。 |
哀兵必胜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 |
群山四应 | 应:应和。四面群山纷纷响应。比喻一声号召,人们群起响应。 |
阿时趋俗 | 阿:迎合。迎合时尚和世俗。 |
一目十行 |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 |
比翼鸟 | 传说中的一种雌雄在一起飞的鸟。比喻恩爱夫妻。 |
举措不当 | 举措:举动,措置。指行动措施不得当。 |
背义忘恩 | 指背弃道义,忘却恩德。同“背恩忘义”。 |
息迹静处 | 息:止息;迹:行迹,脚印;处:处所。要想不见行迹,只有自己静止不动。引申为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 |
上楼去梯 | 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。也比喻诱人上当。 |